2)第358章高明、少女、大汉_奋斗在开元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主事也要开始了自己的流放三千里的旅程,负责押运的,正是河南县的衙役,而戴捕头作为河南县的总捕头,一来要为属下送行,二来也要交代他们路上要好好照顾高主事,正好,高明前去给叔叔送行,戴捕头顺手就把他接了过来。

  谢直到家的时候,高明已经等了他半天了。

  谢直一见高明,第一个印象,这孩子挺精神,瘦高挑,大眼睛,虽然刚刚离开了母亲,又送别的亲叔叔,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足以用“天崩地陷”来形容,即便这孩子如何也掩饰不住脸上的惶然,却也挡不住他眼中的灵性。

  谢直一见这孩子,心中就是一忽悠,收徒弟这种事,不怕人笨,就怕人机灵。

  人一机灵,心思就不定,你教他东西,一句话还没说完么,人家就有三句话等着你呢!

  这咋办?

  要不打!

  要不完完整整地把整个知识体系给他介绍一个轮廓,从结构的角度上,高屋建瓴地告诉他,为什么你现在要要学这个。

  碰上真机灵的还好,明白了,就好好学了。

  可是要碰上那种假机灵的,麻烦了,人家敢对你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动刀子,根本不在意他仅仅是个学徒的身份,上来就仗着一副“我就是为了你好”的好心,说这个说那个,甚至还私自改动教导方案,你让他学这个,他在说服不了你的情况下,就不学,硬扛着,然后想辙学点别的去,真碰上这样的假机灵,最好的结果,也就是教出来一个半瓶子醋来,真正想教给他的东西,他不学,他自己想学的东西,学不着……

  所以,任何想收徒弟的人,只认可所谓的天赋,就性格而言,宁愿找一个笨一点的,也不愿意找一个假机灵。

  笨,不怕,一遍教不会,两遍,两遍教不会,三遍,三遍不会,十遍!只要真想教他,就没有教不会的徒弟!

  而且笨徒弟还有一个好处,基础牢靠!

  谢直既然答应了高主事要看看他侄子高明,自然要好好看看这个孩子。

  说实话,在刚刚答应了高主事的时候,谢直也没怎么当回事,或者说得直白一点,他也没准备真的收这位高明为徒。

  一来是对这孩子不了解,二来是心存疑虑,该怎么说怎么说,高明的亲爹、亲叔叔都是朝廷重犯,甚至高大哥依靠着他的“聪明才智”一手推动了洛阳粮案,甚至在机缘巧合之下,将这种犯罪模式在大唐朝推行天下。

  对于他的独子,谢直能不防备着点吗?

  倒不是怕高明长辈的身份给他带来什么麻烦,而是怕者孩子长期在他爹的身边耳濡目染,心中没有了基本的敬畏和规矩,要是这样的话,普普通通过一生倒是还好,至少对大唐没有多少不良影响,就怕谢直亲自教导之后,能力越大,危害越大。

  谢直原本的想法,就是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