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4章1转头1回首_奋斗在开元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九龄,曲江人,七岁知文,中宗景龙初年中进士,释褐校书郎,玄宗继位,简拔右拾遗,随后得当时宰相张说信重,开始了再开元朝的官场浮沉。

  开元二十一年,夺情起复,授中书侍郎通中枢名下平章事兼修国史,正式进入大唐权力核心圈。

  开元二十二年五月,迁中书令集贤院学士知院事兼修国史。

  划重点,中书令。

  说两句大唐的群相制度哈。

  都知道大唐的行政结构是鼎鼎大名的三省六部制,三省是哪三省?中书、门下、尚书三省,执掌各有不同,中书省管政令chutai,门下省管审议封驳,尚书省管具体实行――所以常说的六部,是挂在尚书省下面的。

  三省乃是大唐权力机构的最,三省的各自的最高长官,就是当之无愧的大唐宰相。

  三高官官是谁呢?

  中书省,中书令。

  门下省,门下侍中。

  尚书省,尚书令。

  在这里,有个特殊的情况,尚书令。

  这个职位在唐朝不常设,为啥?因为当初大唐立国的时候,第一人尚书令太有名了,李世民,然后人家成了大唐的第二任皇帝,中国人讲究避讳嘛,尚书令这个职位是人家李世民潜龙在渊时候的职位,谁还敢去当尚书令啊?你当了尚书令,也是想体会一下“潜龙”的人生吗?所以,只要没有zaofan的心,都躲得远远的,就算想zaofan,更是躲得远远的……

  就这样,尚书令这个职位一直空悬,但是尚书省的工作也得有人做啊,没有长官怎么办?好办,给两个副手加加担子呗,这两个副手是谁啊?尚书左丞、尚书右丞,也就是平常说的左右仆射,嗯,就是严挺之现在的职位。

  这回好了,工作有人做了,他们在实际上就是尚书省的最高长官了,但是,在法理上,在组织结构上,他们并不是尚书省名义上的最高长官,也就失去了天然成为大唐宰相的合理性。

  那人家有追求,就想在更高的位置上为大唐提供更多的服务,说白了,人家也想当宰相,咋办?

  有辙,加衔。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门下同三品”,只要加了这两个虚衔,你就是大唐宰相了――事实上,不仅仅是尚书省左右丞,其他的六部首脑,比如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只要有这两个虚衔在,也是大唐宰相。

  好,说完尚书省,再说中书省和门下省。

  这两个部门的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他俩可没有尚书省那些糟心的事儿,我是老大就是老大,只要是这个职位,就是大唐的宰相。

  中书令,俗称右相。

  门下侍中,俗称左相。

  行嘞,说到这,大唐的宰相班子基本就梳理出来了。

  右相中书令,在左相门下侍中的配合下,率领这一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门下同三品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