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9.十三_一代文豪林黛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革命前,她笃信神教戒律的爹妈一样。

  阿巴特人不是傻子。

  随着七月之都传来的消息,一向盲目崇拜波拿文艺的阿巴特人,蜂拥而出去买《错姻缘》的场次。

  继《牡丹夫人》之后,《错姻缘》在一夕之间,轰动了整个阿巴特。

  “安娜”这个笔名也火遍了阿巴特。

  “以从前喜剧的眼光看待《错姻缘》,是不公平的。也是低级的。我们习惯了从古希腊时代开始的旧范式:以个别狡黠、机敏或者愚蠢可笑粗俗的人物为笑点,以他们浮夸讽的动作,构成喜剧中心的形式。这样的形式,不可否认,容易沦为下流,许多塑造得过度夸张而浮夸的角色,使全剧变得粗浅。

  然而,《错姻缘》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模式,足以革新喜剧。许多人看到红妹这个角色,变固执地认定《错姻缘》也是因循守旧,靠个别夸张人物构成喜剧中心笑点的旧喜剧。将其斥之为下流之戏。

  持如此看法之辈,自身便是头一号蠢才。

  红妹的角色,固然塑造的十分机敏有趣,但她只是《错姻缘》诸多角色中必要的一员,并不是整出戏的笑点中心。

  《错姻缘》并不系旧式的以滑稽人物为中心,而以故事发展,情节展开为核心,在故事的发展中,自然而然使读者感到有趣幽默或者惊心动魄。

  它的幽默也绝不仅仅在于人物的行动,而是深入了人物的心灵。

  《错姻缘》的创新是方方面面的。

  过去的喜剧与悲剧分离的情况,在《错姻缘》中早已不见,甚至,我们已经分不清它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

  从只关注人物的行动幽默,到关注人物的心灵变化带来的幽默。

  从角色的笑点,到故事发展带来的整体性幽默氛围。

  从单纯的喜剧到错综复杂的悲喜交加,喜中藏悲。

  我可以说,从《错姻缘》这出戏之后,喜剧要变天了。

  鉴于此前并没有出现过这种喜剧,我在此窃以自己新造的一个词予它名姓:‘悲喜剧’。

  《谈谈“下流喜剧”错姻缘》———著名作者、出版社主编:奥科特.马策拉特”

  黛玉一口气读完了近期小报上、沙龙里,轰轰烈烈的论战□□——奥科特.马拉策特的一篇文章。

  “安娜小姐,您的意见如何?”库克爵士坐立不安,直往她跟前觑。

  “你是说马策拉特先生想见我?”

  “是的。”库克爵士小心翼翼地赔笑,“只是我想,您毕竟是位未婚小姐,恐怕有所不便。所以......”

  恐怕有所不便?

  怕不便是假,怕他们将她挖走是真。

  林黛玉阖上小报:“爵士,你放心。无论怎么样,你对我有恩,我答应过你的,至少要为库克剧院写完下一部作品。在那之前,我都不会离开阿巴特。”

  在那之后呢?库克爵士不敢多问,只好笑道: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