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七章 生产大计_极品寒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易必须挨个儿地,给新扎官员们讲解。

  划分出职权范围,细则。

  那些该做,那些不该做。

  各部门之间,怎么配合?未来的规划是什么样子?

  比如,四叔管理的水泥窑。

  需要划到民政部,政商司之下。

  四座水泥窑,依然供不应求。

  后面,还得建新的!

  整个蒙山堡都在修房子,还不知道要持续到什么时候呢!

  村长董勇读过几年书。

  以往,村里的学堂就是他兼职的。

  现在要搞文教,必须大建学校。

  孩子们,都是未来的顶梁柱啊!

  不分男女,尽量入学。

  单单从七岁道十二岁的孩子,算起来足有三四千人。

  十三岁以上的半大小子,啥活儿都能干。

  这时代,已经被当成成年人用了。

  可是,哪里来那么多老师?

  就算李易提供了黑板和粉笔教学。

  可以搞大教室,暂时不需要分班。

  董勇依然觉得,压力山大!

  最后一合计,大家一致觉得,教育确实应该抓起来。

  原本,新军就有识字班。

  有文化的兵,跟莽汉是完全不同的。

  暂时,还是采用半天上学制,轮换着来。

  想教教识字、算数就行。

  各自的权利划分好了。

  第二天,这帮新官,就跌跌撞撞地上任了。

  闹出不少笑话,在所难免。

  于芷晴、于文鼎和周子桐三人负责招募、训练新兵。

  下面还有一帮新晋副千户、百户,和老兵配合。

  出不了岔子!

  蒙山堡是军管,只要军队不乱,他们的家属就安心。

  反正,现在最大的事情就是修房子,先解决住的问题!

  粮食储备足足十六万担。

  就这点人马,足以消耗一年半载了!

  跟梁光的最后一笔交易已经完成。

  他没有下新的订单,李易反而更开心。

  现在,自己就有三千多新部队,等着要装备呢!

  一天后,李易交给周子柏一张图纸。

  水军副千户一看,顿时吓了一跳。

  “这是渔网?”

  “大人,一丈高,三丈长的渔网,谁用得了这玩意?”

  你个笨蛋,这算啥?

  放在后世,小得都没人愿意用。

  “老周啊,这是拖网。就是拴在咱们的千担护卫船后面捕鱼的。”

  “我们缴获了不少荨麻,现在有足够的棉衣、棉花和布料,谁还穿麻布?”

  “本官调给你一千斤,先让你的水军,弄几张网出来!”

  周子柏的捕鱼认知,被彻底打破了,他将信将疑。

  与其白白折腾,还不如让水兵们,训练之余去帮着修房子呢。

  “大人,您……您这个,真能捕着鱼?”

  没文化,真可怕!

  李易叹息道:“老周啊,我们的训练量大,光吃粮食可不行。”

  “鱼也是肉嘛!”

  “不说去更大的龙王河,就咱们门前的董家河,大鱼就多的是。”

  “你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操作手册都给你了呀!”

  “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