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三章:小留侯——许贯忠_水浒:开局迎娶扈三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后走出竹屋,扈青娥唤过郭盛,吩咐其快马去大名府卢俊义庄上借一马车过来,便坐在床榻上巧笑颜兮的与许老夫人说话。

  溪下竹亭,童子奉茶,祝彪与许贯忠隔案相对而坐。

  许贯忠轻捻茶碗,心思百转,意味深长的看了祝彪一眼,道:“公子来意贯忠心中明了,却不管母亲如何说,但某还需有几个问题请教。”

  许贯忠其人,兵法、武艺、谋略样样精通,琴棋书画无所不晓,深晓天下地理,遍游名山大川,同时精通契丹、女真、党项、吐蕃、蒙古各国语言文化,乃是世间罕有的文武全才。

  政和年间,似曾应举,得了个武状元之名。乃是整个水浒中除罗真人以外,最神秘的人物,一等一的高人。

  是以这般人物,任何的花里胡哨在其身上都用不上,唯有坦诚相待,将所有事物摆在台面上来,任其挑拣,求得认可,方能得偿所愿。

  祝彪微微一笑,毫不掩饰的说道:“许兄但问无妨。”

  “公子对如今的大宋怎么看?”许贯忠浅饮一口茶,出言道。

  祝彪微微沉吟片刻,道:“或许在许多人眼中,如今大宋朝天下各处盗匪林立,民不聊生,已埋下亡国之根,但在祝某看来,这些不过是疥癣之患,每朝每代都会面临到这样的问题,要平定匪患,只需抽调部分西军即可;要恢复民生,亦只需朝廷颁布几道惠民政令即可;便真是被内部打碎了,亦会有赵氏皇族中的能人重头收拾旧山河,不过是换个人当皇帝罢了。”

  无论是真实的历史还是水浒中的描述,北宋都不是亡于自身,无论是宋江起义,还是方腊起义,都很快被朝廷大军剿灭了。

  停顿片刻,祝彪继续说道:“大宋最大的危机来自北方,依某看来,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国在未来数年内将以狂风扫落叶之势,迅速的覆灭辽国,届时内忧外患,大宋覆灭只在旦夕之间。”

  许贯忠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道:“公子既知这些,却有何解救我大宋之法?”

  祝彪莞尔一笑,朝着许贯忠莫名的看了眼,道:“大宋无救,祝某要救得唯百姓尔。”

  “大宋如何无救?”

  “大宋立国一百五十又七载,边关从无太平,然太祖皇帝为避免陈桥驿之事重演,杯酒释兵权,从此定下了重文抑武的国策,导致历代武将要想出头,便不得不依附文官,如杨继业、狄汉臣那般人物,也不得不在文官的节制下饮恨沙场、郁郁而终;是以若无一绝世君王横空出世,敢于打破祖宗规矩,大宋便无救,覆灭不过早晚而已。”

  “公子欲学太祖,取而代之否?”许贯忠直视祝彪,眼神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意味深长的说道。

  祝彪与许贯忠眼神对视,浑身上下有股莫名的气势涌动,认真的说道:“此时说这些为时过早,只倘若真有那么一日,某做了高祖,许兄可愿做留侯?”

  许贯忠嘴角漏出一抹戏谑的笑容,晦涩莫名的说道:“怕的是贯忠有做留侯的命,却落得个淮阴侯的下场。”

  “公若欲做留侯,祝彪当以酂侯待之。”祝彪一脸正色的应道。

  汉初三杰,淮阴侯韩信,留侯张良,酂侯萧何。

  萧何,史称“萧相国”,册封酂侯,名列功臣第一,列众卿之首,被称为“开国第一侯”,食邑万户。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