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5章 上医 中医 下医_我能对话五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5章上医中医下医

  六点半,陆九下班了。

  尽管还有人不愿意走,但陆九此刻已经没有精力再去看病,只能是嘱咐他们明天下午再来。

  因为上午半天,陆九得陪着陆霜去一趟朝花节。

  陆九怕有人不知道,还特意打印了一张告示贴在了医馆外面。

  “陆医生,方便一起吃个饭吗?”汤义跟诊了大半天,早就想跟陆九聊聊了。

  “行啊,既然你今天花了大价钱见我,那我请你吃一顿,算是弥补一下你的损失。”陆九笑道。

  “别别别,我请,我请,是我向伱请教,怎么还能让你破费呢。”汤义连忙道。

  “都一样。”陆九笑了笑,没有再纠结这个问题。

  两人对吃的没什么讲究,随便在路边找了个餐馆,点了两三个小菜,便聊起了中医。

  “陆医生,你是家传?”汤义问。

  “嗯,从小就在学,都二十多年了。”陆九道。

  “可我怎么感觉你还有点学院派的味道?”汤义道。

  “呵呵,我大学读的是金陵中医大学,毕业也有一两年了。”陆九笑道。

  “难怪,我就说你肯定上过中医大学,诶?陆医生,既然你都学过,那你觉得家传跟学院出来的中医学生,有什么区别?”汤义问。

  “家传的话,更注重基础,无论是辨证的基础,还是中药的基础,都会比学院出来的要更扎实,学院派则更注重技巧,对于基础的掌握并不是很牢固。”

  “不过这也没办法,哪怕是西医学个五年也只能算入门,更何况中医,我学了二十多年,都还感觉知道的太少了。”陆九道。

  在医科大学,你如果只是读个本科,一二线城市的医院要都不会要你,这行你要想进好医院,基本都是硕士起步。

  也就是说七年本硕连读,三年规培,足足十年时间过去,你才能有上岗独立坐诊的机会。

  这就是为什么好医生基本都四五十岁的原因,毕竟你还没有临床经验的时候,就已经快三十了。

  “也是,我现在连行医资格证都没有,只能让院里的返聘老中医带着坐诊,”汤义特招归特招,但那也只是因为他的学校比较好,能不能行医还得看他有没有资格证,至于水平如何,那是以后的事,“陆医生,我看你又会开方,又会针灸,水平也不低,应该都是家传打下的基础吧。”

  陆九点点头,“算是吧。”

  汤义问,“那你们学中医有没有诀窍?”

  问到这话,汤义两眼放光。

  陆九笑道,“诀窍就是熟读经典,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针灸大成,伤寒论,金匮要略,这五本是必学必背的。”

  “只要你掌握了这五本,其他的医书根本用不着看,尤其是大学里的教科书,我那五年就只是应付了一下考试,从没仔细读过,没用。”

  陆九说的话有点大,但也是事实,学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