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0章 宇宙星河为万物而闪烁_我能对话五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0章宇宙星河为万物而闪烁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有记载‘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西北属阴,天气不足,影响到人体就会使人的右耳目不如左耳目聪明,东南属阳,地气不足,影响到人体就会使人的左手足不如右手足有力。”

  “这是天气与地气对人体的影响,也称之为气交。”

  “《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篇就提到了‘气交’的概念:‘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曰:何谓气交?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

  “天地人三者是一气分布到不同领域的结果,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也就是说,人与万物,生于天地气交之中,人气从之则生长壮老已,万物从之则生长化收藏。人虽有自身特殊的运动方式,但其基本形式不外乎升降出入、阖辟往来,是与天地万物相同、相通的。”

  “天地是一大宇宙,人体是一小宇宙,‘气交’是连接阴阳之气相互消长平衡的枢纽,阴阳需要‘气交’方能化生万物。《黄帝内经》素问·决气篇有言:‘两神相搏,合而成形。’所以,‘气交’是生命形成的必备条件。”

  “既然人是由气交而成,那么人体五脏六腑自然也是,黄元御《四圣心源》脏腑生成篇就有这么一句,‘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脾。己土上行,阴升而化阳,阳升于左,则为肝,升于上,则为心;戊土下行,阳降而化阴,阴降于右,则为肺,降于下,则为肾。肝属木而心属火,肺属金而肾属水。是人之五行也。’”

  “人之五行虽然有木火土金水,但这五种属性也只是气的运动规律及多少而产生的,五行本质上就是气的不同表现,那这些气又是怎么变化的呢?”

  “其实我一开始也不了解,后来有位长者给我讲了易经,给我讲了五运六气,我才明白,气的运动规律都源自于宇宙,这也解开了我读黄帝内经以来,多年没有明白的疑惑。”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最后一段,‘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应四时,上为岁星……;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其应四时,上为镇星……;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