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九章 白银战争_大明万历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是等待时间,慢慢来。

  张居正几人走后,朱翊钧才思考起来,现在新政对大明百姓、还有朝廷弊大于利,新增的田地也大有猫腻,锦衣卫密奏,各地丈量土地,把原来的大尺,改为现在的小尺,田地的亩数增加,实际的田地面积没有变化,反而增加了百姓的赋税。

  所谓的新政一条鞭法,在嘉靖年张璁、桂萼就开始试行,当时世宗几人早就知道大明弊端,为何没有全国推行,就是推行不了,弊大于利。

  张居正的新政就是把杂税归为一条,统一征收,还有征收税银,废除实物税。

  朱翊钧认为这属于“领导政策”,一拍脑门就上,不管利弊,中央财政并没有因为新政缓解多少,反而加剧了百姓的负担。

  大明两税,分夏、秋,每一次征税,百姓就会扒两次皮,南方百姓征收银还可以,因为有海上贸易,白银充足,可是云南、四川、广西、陕西、山西、山东、河南、北直隶,这些地方就不能征收白银,因为这些地方百姓手中没有白银。

  没有白银,官府还要征收白银,收粮食和物品的商人就会压价,原本一石粮食八钱银子,收税的时候,就会把粮价压到五钱银子,这样百姓就会被扒一次皮。

  等交税的时候,因为白银纯度不统一,官府就会把银子融化,这里就会出现火耗,原本卖一石粮食五钱银子,因为火耗就剩下三钱银子,等于老百姓一石粮食就卖三钱银子。

  这两次扒皮,就让百姓卖儿、卖女、卖妻、卖房、卖地,税交不上来,官府就会抓人,百姓无处申冤。

  朱翊钧不同意这些地方交银,就是这个原因,张居正等人或许知道这事,不过为了增加税收,他们只是当作看不见。

  福建、广东、江西、浙江、湖广、南直隶,这些地方征收白银,还可以接受,第一这些地方只有南直隶赋税重一些,其他地方税赋很少,第二这些地方离海很近,现在大明白银来源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海外来的,大明白银每年生产只有不到二十万两。

  现在金融财政不可逆转迈入银本位,白银全靠贸易顺差得来,从嘉靖年开始白银冲击大明,隆庆年允许民间下海以后,白银大量流入大明,因为大宗贸易出口,大明得到白银,这就造成欧洲国家的白银短缺,因为白银短缺,战争不可避免。

  虽然白银大量流入大明,可是百姓与大明朝廷没有获取白银,沿海的官员、商人、士绅获取大量白银,这样就导致大明财政紧张,百姓手中无银,张居正所代表的官商集团,利用手中的权利,进行大明金融改革,确定银本位,加大白银的价值化。

  当西方缺少白银的时候,就会爆发战争,原本明末的财政危机,就这样发生,外来白银切断,就造成大明白银短缺,朝廷和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