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63章 加班的和不加班的_四合院,开局有了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建国也乐得清闲。

  毕竟一开始不需要赶时间。

  这机器,上面不少人都猜测,想要研究出成果,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几年。

  越是高精尖端的技术,研究起来就越吃力。

  这样的情况下,赵建国不可能急于表现自己。

  毕竟这代表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制造出来的东西,国内连一点儿皮毛也没有掌握。

  这种情况下,研究的时间长点儿很合理,但是要几天就取得进展,

  那就不光是逆天了,这会把所有目光都吸引到自己身上。

  稳妥起见,还是要留出一些时间,可以快,但不能快的离谱。

  所以,一天下来,赵建国就跟着看。

  而那台机器,一天时间,不过是拆开了一个外壳。

  三个专家不停的在研究,图纸画了几十张。就是不敢继续往下拆。

  不过赵建国可以理解,毕竟谁也不知道具体的技术数据,贸然拆,最大的几率,就是把机器拆废掉。

  到要下班的时候,三个专家凑到机器前,有些郁闷。

  “怎么办?我感觉一天下来,心里一点儿底也没有。完全看不明白。”

  “是,我也看不懂,就外面看到的这些,我已经都画好图纸了。可是,这才是表面的,后面拆起来,画的图纸会越来越多,要是到那时候,光画图纸都是海量的,而我们根本都没办法保证不会出错。”

  “没错,这还是刚开始,我们只是拆开了一个外壳。最简单的一步,我们研究了一天。后面简直不敢想象。”

  国内技术,离这种高精尖端的机器,差距非常遥远。

  里面用的材料,各种数据,技术。精密程度超乎想象。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会花费巨大代价才能弄回来一台的原因。

  国际上的某些国家,压榨你的同时,还要钳制于你。

  只一台,同时限制你的发展和研究。

  这是阳谋,壹号当然也知道。

  所以,他才用他的大魄力,直接敲定了进行研究的决定。

  而作为执行这个决定的四个人,就成了技术研究的急先锋。

  必须勇往直前,没有退路。

  过来接三个专家的车已经来了,可是他们还是没有立刻走。

  而是看向了今天打了一天酱油的赵建国。

  “建国同志,关于这台机器,你有什么看法没有?”

  “是啊,如果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一定要提出来,大家集思广益。”

  “对,三个臭皮匠还顶一个诸葛亮呢,咱们可是四个人。”

  这话一出,几个人就都笑了。

  大家给自己的压力都挺重的。

  不过也都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更何况这还只是第一天。

  问赵建国,也是把大家的意见做一个汇总,好对比检查错误和疏漏。

  赵建国听了摇摇头,说:“我没有任何意见和看法,现在才第一天,我后面还要跟着三位专家多看多学习。”

  “如果后面看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