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七六节 经验之谈_都市伪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边境上考察研究得出的成果。

  至少在表面上看来是这样。很简单,赵轩庭当时返回昭明,给农科院上交的科研报告里曾经提到过:华夏边境城市洛底周边地区土壤成分特殊,为了改变边防检查站在查毒、搜毒与防毒方面的繁重工作,就必须与高棉国政府合作,让清凉山地区的高棉农民放弃传统的罂一粟种植,改换成其它类型的经济作物。

  类似的报告很多,但具体真正有多少落在实处,恐怕只有老天爷才知道。说穿了其实很简单,很多事情大家都知道做了好,也能看到做了以后给自己带来的收益。但是有一个前提:必须投入大量资金。这就压制,甚至让决策者放弃了朝这方面努力的念头。

  原因之一可能是没有钱。

  原因之二大概是不想投资下注。

  因为父亲的关系,白平江当时在省府办公室里看到过省农科院提交的这份文件。他其实很感兴趣,觉得赵轩庭的研究报告颇有价值。不过白平江并不认为如文件中提到,在洛底及清凉山地区种植水果的做法。他偏向于其它更具经济价值的农作物。第五百七六节经验之谈

  比如玛卡,或者三七、天麻之类同样适用于当地气候条件的东西。

  这样的念头当时在白平江脑海里一闪而过,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三七与天麻种植是滇南地区的传统行业。文山地区历来是三七的重要产地。最初,这种药材售价昂贵,尤其是大名鼎鼎的“滇南白药”,三七就在其中占据了相当分量的药材配比。前些年,各大药厂纷纷收购三七,造成三七价格居高不下。当地农民看到种植三七有利可图,有能力的集资租地开设农场规模化种植,没有能力的就几家几户凑起来搞。那时候的口号是“一切以经济指标为核心”。为了提升鸡的屁任务,为了让任期内的辖区经济数字在年度报表上更好看些,省里把任务加到市里和地州,然后转压到乡镇,再然后又是村级行政单位……村干部拿着上面下发的文件,把村里的人召集到一起,声称“多种三七,全村致富。”

  对于一种药材的泛滥,光是听别人嘴上说说,恐怕没有太多的深刻理解。但如果你亲眼看到相当于四个篮球场大小的广场上,堆满了多达上百个高度超过两米的药材堆,而且全是经过收检,用麻袋装好的三七,一定会被那种弥漫在浓郁药香,无比壮观的场面所震撼。

  这仅仅只是一个村的产量。

  三七价格就这样不可避免的跌落下来。

  天麻也是如此。

  很多人在突如其来的跌价狂潮中输得倾家荡产。原本雄心壮志想着要发家致富的种植农场关闭了,留下一大片无人问津,密密麻麻布满了三七根须的土地。按照以往的做法,三七根也能卖钱,而且价格不低。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