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4章 赵桓的决断_筑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计划不如变化”,事物的发展自有其规律所在。安宁的前生不过一个佛系的二本学生,他又能洞察多少人心叵测?

  所谓“民心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如何准确把握其中尺度?安宁也并无良策。作为后世的一名小辅J,安宁的执行力被训练的不错,但他的领导能力就欠缺不少。

  论及洞察人心的本事,更加拍马赶不上秦桧这些时代妖孽们。现在手上掌握着巨大的资源能量,若是再浑浑噩噩找不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那真是找死节奏。

  之所以前面没有走错道路,也是源于自己对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势有历史在罩着。以后随着自己对社会的撬动越大,历史的去向就会被改变的越来越多。

  量变带来质变,自己前世那套历史也就失去参照价值。所以,安宁也不敢断言自己就是永远正确的,那就多分出几家试错好了!

  大家各自改良制度,谋求文明发展路线,然后互相去借鉴、促进,也是个不错的进化思路。这样地引领进步,自己的压力就小多了。

  咱们只管在京东都护府散漫地发展去,对错又有多大关系?至于赵楷、赵构、赵楷、甚至金兀术他们爱跟不跟,咱们也可以完全不在乎。

  还是那句话,“俺又不是你爹”!自己既然不愿与这个时代和尘同光,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别人一定要惟你马首是瞻?

  决定他们各家前途的,依然要靠百姓的脚去投票。别人家都能发展好,就你家还要百姓受穷,或者你非要穷兵黩武,那么你的百姓就会跑去别的人家过日子。

  嗯嗯,一定要在各个政权之间组建一个类似后世国联的机构,用联合议会的形式去发布“迁徙自由”的盟约。

  安宁相信,这一样能够实现长期的和平。

  当然了,这样的和平,却是一种动态的和平。几个政权间的外交角力,吵吵嚷嚷。甚至剑拔弩张、小打小闹,都是在所难免。

  但这也并非全是坏事,这就像是一个减压阀,有点压力就能及时释放出来,可比表面上铁板一块,地下却在暗流汹涌,最后来个大爆发、大破坏合算多了。

  安宁甚至恶意地想过,前世的湾湾、越越,甚至思密达,也都各有各的制度。客观上看,他们不也是咱们制度试错的某种样板工程呢?

  虽然在林长生的眼里,秦桧这人太过深沉。不过秦桧的才具那是没得说了,治国安邦的手段,也层出不穷。一手小楷工整清秀,堪称开一代先河,几乎就让林长生入迷。

  但是秦桧的官运似乎不太好,他不但难入舅舅法眼,甚至还得罪了当今皇帝赵桓。不过林长生却知道,这只是他秦某人的小手段而已。

  秦桧是在养望呢,他想成为谢安石那样的千古风流人物。只不过秦桧的骨子里,却透着一股子媚态。就是谁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