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章 童贯的忠诚_筑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但是此前在陈留的那次交手,却让张令徽败的心服口服。甚至他还要有样学样,把这招拿去对付胡直孺,一样取得战阵完胜的效果。

  对于中途冒出来的陈氏夫人,以及乾贞记的商队,张令徽的直觉,这事怕是没有那么简单。但他左思右想,也找不出什么可以阻止的理由。

  郭大帅给他的军令,就是留住太上皇,别要出意外。至于其他的人和事,都无所谓。

  大宋以孝治天下,只要太上皇回汴京,那么汴京城的官家,就不可能继续抵抗下去。郭大帅以宰执重臣把持国家权柄,就能一展我北地汉儿的豪迈。

  甚的女真人,宋人怕他们,我汉人却是不怕的!

  只要把太上皇和官家在汴京安置好,大宋的那些外臣,也只能捏着鼻子认怂了。至于什么汉献帝“衣带诏”的故事,那就是个笑话。

  大宋如今,最不值钱的就是诏书了。太上皇一纸诏书给了辽国末帝,结果就要内禅退位。官家以蜡丸藏手诏给耶律余睹,自此就引发了这次金国南侵。

  他安兆铭在燕京时,也曾变戏法般往外掏出过“皇帝诏书”,生生唬住了郭大帅。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如今的郭大帅,哪里不知道要在这些事情上做些防范。

  杜绝这种“皇帝手诏”的法子非常简单,只要恢复大宋的“祖宗制度”就行!

  不经兰台、相府、枢密用印的“皇帝手诏”,此后将再无半分用处。只是兰台、相府、枢密的大印,此后却都要揣进大帅的怀里。

  仿曹操故事嘛,就一定要仿得生动才对。

  就在张令徽狐疑不定时候,汴京方向却飞奔来一队人马,原来是兵部尚书李纲、左谏议大夫秦桧一起带人过来,想要“迎接”太上皇的辇驾。

  得到郭药师的消息,说是太上皇与东道总管胡直孺等人即日将返回汴京时,朝廷上下顿时就被兜头浇下一盆冷水。正在准备东巡应天府的赵桓,也差点就要瘫倒地上。

  胡直孺什么情况?难道他也投靠了郭药师?太上皇不是已经“东巡”了吗?算算时日,大约也该是在应天府被胡直孺截胡了?

  然而胡直孺却是朝廷的忠贞之臣,不至于做郭药师、高俅这等下作事情。何况童贯的三千胜捷军,也堪称精锐。童贯对太上皇的忠心,世间再无第二人。

  胡直孺就算投靠了郭药师,他若不能斩杀童贯,击溃胜捷军,那么就绝无可能劫持到太上皇的辇驾!吴敏和赵桓商议良久,最后还是派了李纲出来一察究竟。

  因为胡直孺前车之鉴,其他的大臣们,实在不能让赵桓放心了。自告奋勇要随同李纲一起过来的,还有左谏议大夫秦桧。这个人也是忠贞之臣,胆略皆堪上乘也。

  赵佶听闻大喜,乃召李纲、秦桧蹬舟说话。自然,张令徽也要派人随李纲、秦桧等人至船上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