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4章 221.绝对的忠诚和无比的责任感_十九世纪就医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4章221.绝对的忠诚和无比的责任感

  1866年9月28日晚,9点,小雨

  西里西亚的最南端,格兰塞尼城,现普鲁士第二集团军指挥部驻扎地

  自从前锋部队和奥地利军队短暂接触后,两军便在北线互相拉扯,最后在边境线上僵持了下来。但这种僵持只是指挥官们看到的战果,对于普通士兵,战斗从没有停止,前线的零星枪炮声就能左右他们的性命。

  在外人眼里,普鲁士的整体外科水平和奥地利一样,属于欧洲准一线,比东边的俄国略好,要比英法差上一些。

  其实这种好坏完全是体感上的,并没有人做过详细统计。

  在外科理念上,普鲁士也是走得传统欧洲路线,瘴气论、频繁截肢主导着外科医生的思维。因为各种技术难题,腹腔手术几乎没有存在的空间。

  手术环境恶劣,能在经历战场蹂躏、外科手术台和长期病房生活之后,成功存活下来的伤兵,比例不足30%,都是人们所说的真正幸运儿。

  格兰塞尼中心医院就和奥军要塞医院一样,由普通院区改建而来,是普鲁士第二集团军的后方医院。

  前线战事一开,这里也难以幸免,源源不断的伤兵被运送马车移交来了这里。可惜这家中心医院规模并不大,病房虽刚经历扩建,可也只是把原本500个床位加到700,战争当天就被伤兵挤满了。

  这其实不能太过责怪军医处。

  因为在普鲁士总参谋老毛奇的原定计划中,北线的第二集团军并不会率先出动,这支炮兵部队的深入和奥第三军的相遇纯属偶然。战略与现实之间的脱节,滋长了松懈情绪,大大拖延了军医院的准备工作。

  就在两天前,这些所谓的病房只是医院周边一间间普通的房子而已。被军医处收归军用之后除了大致清扫一下,把可以找到医疗物品聚集在一起之外,病房内没有任何应急救治的能力。

  床铺只是简单的木板+稻草,更多的伤兵只能睡在地上,或者在墙角找个位置休息。整个病房找不到一位医生,有的只是态度恶劣的所谓“医疗人员”。

  如果亲身经历过,或许也可以把这种态度称之为“冷漠”甚至是“麻木不仁”。

  前线的战斗普鲁士并不占优,受伤和撤退也带来了一些士气上的问题。这时再把那些浴血奋战的普鲁士士兵送进这家冰冷的医院,后果可想而知。

  除了伤兵心理上的麻烦以外,几乎所有军医院都会有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环境毫无舒适度可言。

  作为第二集团军条件最“优渥”的中心医院,原定700张床位配备有50名看护。但当伤兵涌入之后,700张床位变成了三天累及超过2000多名的伤员,而看护的数量却不会再变。

  伤员没有床位,到处都挤满了人。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