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章 导演中心_再不努力就要回家继承亿万家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就是个废人。

  现在的导演太多太多了,专业导演人才都过剩,更何况还有什么演员、主持人、作家都改行当导演的。

  李谨言这样第一部电影就上院线的人简直凤毛麟角!

  由不得他这些同学们羡慕。

  不管最终票房如何,上院线的导演肯定不会缺少剧本跟项目。

  只不过李谨言没有选择挂靠在那些大公司旗下,而是自己开了个导演工作室,这就跟大资源失之交臂。

  国内影视圈比较复杂,通常是制片人选定项目,然后根据这个项目去寻找合适的导演。这种情况下,导演也是打工的。

  而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导演看中了项目,然后自己运作并且寻求投资。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就是导演中心制,现在逐渐演变成了制片人中心制。

  导演为中心的时候,导演才是整个剧组的老大,无论从选人还是后期制作都是他说了算,品质上面更有导演本人特色。

  而到了制片人中心制时代,资本就开始插足到导演的创作上面。

  为了能拿到足够拍摄资金,导演必须要做出多方面的妥协,比如修改剧本,比如被迫选择带资进组的演员或者投资方自己公司的演员等等。

  甚至在拍摄的时候也会被资本压制,轧戏、后期配音、数字小姐、替身抠图等等都是被资本家弄出来的东西。

  哪怕后期剪辑上面,导演连戏份多寡都得受制于人。

  资本的力量太大了!

  李谨言不想要在自己拍电影的时候被砍断手脚,所以他才成立了自己的导演工作室。

  自己担任制片人,掌控足够话语权。

  当然,他也不是要每部电影都自己全部投资,而是打算在掌握话语权的时候将投资份额分出去。

  一方面是分担投资的风险,另外一方面就是集中各方资源。

  他想要拍摄自己想要的影片。

  也想要选择最适合角色的演员。

  当然,李谨言的想法可能比较天真跟偏激。

  哪怕顶级导演都逃不开资本的束缚,更别说他了,会被迫选择各种各样的演员。

  李谨言之所以还没筹备新片,就是因为手里没钱,工作室没人。

  没钱的情况下就只能找别人来投资,那样自己话语权直线缩水。

  因此李谨言很需要《青春派》的各种收入。

  有钱在哪里都是大爷。

  现在工作室的收入少,那就拍低成本高产出的影片,滚雪球一般慢慢壮大。

  他没奢望过一口吃成大胖子。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导演也不是一部电影就能到顶。

  李谨言知道很多电影导演的职业生涯都无比漫长,像老东木之类的高产高质导演就是他的榜样。

  当他陷入思索的时候,周围这些同学的声音就将他拉回到现实中。

  “谨言,恭喜你啊,电影就要上映了。”

  “我们班现在就你一根独苗苗,你要加油啊!”

  “这一届导演系学生里面,我们可就指望你了。”

  “要是有合适的机会,缺副导演或者助理、场记这些,都可以叫我。”

  “《青春派》的发行商是哪一家呀?”

  “6月10号我们正好还在学校,到时候去电影院支持你。”

  “你必须坚持啊,不能回家去继承家产。”

  有时候人就是要接受自己的平凡。

  这些同学很多都意识到了自己不会在电影导演这个领域发展,所以就想提前跟未来的大导演结个善缘。

  只有宋安鹏坐在角落,愤愤不平地说道:“一个个都是马屁精,就算上映了,这种没明星的电影能有多少票房。”

  “那也比你上不了电影院强。”

  “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都是年轻人,未来可能都碰不上面了,那自然不会给别人留面子,有话就直接说出来。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