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生命的熵量⒁_事象的宏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生亚里士多德设想了‘以太’这一假想元素,可他却不敢将他的老师定义的柏拉图立方中的正十二面体的代表物视为‘以太’,正十二面体也是古代哲学中唯一没有与五大假想元素关联的结构。想必亚里士多德也意识到柏拉图所言的‘宇宙’远远超越了‘以太’所能够概述的内容。某个方面,毕达哥拉斯也许是对的,正十二面体是空间中最为精简的结构。你们的思想受古希腊哲学影响甚深,你们甚至继承了毕达哥拉斯的‘数理哲学’。能够构建古代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理念,并不是什么不可想象的事。啊,这么说起来,亚伯拉罕诸教也受毕达哥拉斯学派影响甚广。被正教会封为圣人的圣奥古斯丁就认为上帝是以数学的方式创造的万物,他在三位一体理论中的贡献众所周知。”

  年长者的眉头深深地皱起。他没有在意少女的赞誉,他所在意的是“里面”正在破壳而出的东西。

  在这正十二面体的独立空间内,有什么东西正在将其撑开。

  “扯远了,还是让我们继续之前的话题。另一半的内容,由阿兰·图灵在1936年发现。事实上,他只是问了一个问题:当进行计算时,我们需要什么。一个真实的大脑?还是一团实在的物质?或者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意识?都不是。阿兰·图灵发现,要进行计算,需要一套被精确执行的规则。这就是全部。

  “计算并不需要智力,并不需要思考,它能够用一个机械的过程来执行。人类的机构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必要的。我们只需要计算的两个要素:数据,和指令。只要能够让机器执行指令去处理数据,计算就可以被执行下去。

  “归根到底,他所发现的是信息处理的根本要素——这意味着只要计算机拥有足够大的存储器来存贮足够多的指令,它就能够执行几乎无穷多的任务。这种思想,也就是通用图灵机的源头。

  “请特别注意这个‘无穷多的任务’,因为阿兰·图灵在这之后设计了一个非常特别的任务。就是这个任务,打破了最后的禁忌。这个任务,如今被我们称为‘图灵测试’。

  “这个测试是一个假设,它赋予一台计算机以一项任务,这项任务就是回答问题。图灵设计将这台计算机与一个人隔开,分别向两者询问问题。当询问者不能通过两者的答案来区分哪个是人而哪个是计算机,那我们会得到什么结论?

  “当这台计算机做到这一点时,我们就应该承认,它拥有了智慧。或者说,拥有了意识。于是,我们就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那就是意识本身或许就是执行着复杂规则的运算。

  “就和物理学家薛定谔一样,身为数学家图灵也尝试以自己的方式解释生命是什么。而且两人的答案,也同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