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9章 降低姿态_许一山陈晓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表示着他主动降低了姿态。过去,段焱华给他电话,不是安排他的工作,就是指责他工作没做好。总之,段焱华的电话于他许一山来说,就是一个梦靥。

  县里领导一腔热情去迎接贵宾,却遭遇到外商不冷不热的对待。这件事许一山已经得到了消息。

  昨晚临睡前,陈勇破天荒打来电话问他,他与外商严华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何这个严华连黄书记的面子都不给,非要见到他许一山才肯坐下来谈投资的事。

  陈勇抱怨道:“这些有钱人的脑袋都长满了虫。他们太不懂得一个社会的规则了。一山啊,在这件事上,你可千万骄傲不得。万一出了纰漏,追起责来说不清啊。”

  陈勇的意思,如果县里要求许一山站到前台上来,他许一山一定要记得自己的位子在哪!

  与段焱华通了电话后,许一山睡意全无了。

  窗外,天空一片漆黑。几颗星星高悬在深邃的夜空,点缀着夜空的生机。

  凌晨的洪山镇已经从喧嚣归于平静。橘黄色的街灯光将地面照得一片明亮。

  远处的洪河在安静地流淌,偶有一只野鸟飞过夜空,丢下几声孤独的鸣叫声。

  屋里有些闷热,耳朵边有蚊子在嗡嗡的叫。许一山的心情很快变得烦躁起来,他想去打开空调,拿起遥控器还是放下了。

  华华的身体不怎么好,空调一吹,必定感冒。

  心情越坏,越发感觉闷热不已。

  他下地穿了拖鞋,准备下楼去院子后面转一转。

  镇政府家属楼后边本来是一块菜地,镇里干部们的家属喜欢在空地上种些蔬菜。段焱华后来将菜地铲了,建了一座角凉厅。

  有亭无水,似乎缺点什么。段焱华又安排人挖了一个四方的水池。水池四周砌了围栏,做了几个水泥墩子的椅子,供大家茶余饭后休闲。

  两栋家属楼,基本满员。

  家庭经济条件好的,比如白玉,她就没有要家属楼,自己买了黄金小区的房子住外边。

  住在家属楼的人,都是家庭条件不特别出色的人。

  镇里干部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家在县城。书记段焱华,镇长刘都是这种情况。

  段焱华有过规定,正常上班时间,干部职工都不得回县城去住。要想回,只有在星期五的下午回去,星期天的下午回来。

  段焱华为此上过一段时间的心,他亲自检查,发现有人私自离开镇子回家的,第一次罚款,第二次调离岗位。如是被查到三次,饭碗将不保。

  家属楼的每一扇窗户都没见灯光,这说明大家都已经熟睡。

  许一山蹑手蹑脚下楼,即便如此,楼道里还是能听到他空洞的脚步声。

  他没往前院去。前院每晚都有人值班。

  这也是段焱华立下的规矩,洪山镇一年365天,每时每刻都有人值班。

  穿过一条窄窄的甬道,迎面就是一口盈满了水的水池。

  水池足有一亩地那么宽,里面种了睡莲。原来有人提议在水池里放些鱼苗,年底可以捞上来当福利分给大家。但这个建议遭到了段焱华严厉的批评。段焱华说,堂堂一个政府去养鱼,这是不务正业的表现。

  水池边就是凉亭,凉亭里四面都设有木制座椅。

  坐在凉亭里,能感受到水气带给人的凉爽,舒心惬意。

  借着微弱的灯光,许一山正想找个地方坐下吹吹夜风。突然,不远处传来两个人说话的声音。

  声音很低,但许一山还是敏锐地感觉到了。

  这么晚了,怎么还有人在这里说话?许一山好奇心顿起,他悄悄过去,想要看清谁在这个夜里如他一样睡不着。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