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78章 新能源汽车的内幕_许一山陈晓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毕竟,即使一台车都没卖出去,车企也能获取巨量补贴。这些补贴,不但能消减全部的成本,而且还有丰厚的利润在其中。

  市场是检验质量的唯一标准。在这场新能源汽车大战中,车企的眼光是盯在财政补贴上的,他们已经被丰厚的回报迷住了双眼,谁也没有在产业技术核心上下功夫,搞大投入。

  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并不复杂,即使自家缺少生产零配件的生产线,他们也能从市场获取全部汽车零件。

  曾有人开玩笑说,生产新能源汽车是一门最没技术含量的工业制造。所谓的生产,不过就是全球采购零配件,然后动手组装,最后贴上自己的标签即可完成。

  中部省曾经也想在这场补贴盛宴中分到一杯羹。苦于基础设施落后,这个愿望一直未能实现。

  许一山在三市联席会议上,第一个提出在香河建立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的时候,还遭到不少人的质疑。

  第一,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将在一段时间后悔全面叫停,这也预示着香河市即便将车造了出来,未必能赶上最后的一辆补贴末班车。

  第二,建立一家车企,光靠热情远远难以满足。毕竟,汽车生产技术是一门技术难度五颗星,市场份额五颗星,充满了未知色彩的行业。如果一脚踏空,巨量的亏空将会成为压倒地方财政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三,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又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建设这样一个充满未知数的企业,前期资金从何而来?

  时代在发展,早就过了空手套白狼的美好时光。大家担心的是,一旦遇到亏空,谁能挑得起这副重担?

  现场会议上,耿强汇报了建设园区的资金来源。

  耿强与董伟民比,两人性格完全不同。

  如果说,董伟民尚有共同发展的理念,能主动积极借鸡生蛋,打了一个擦边球引入民营资本。那么,耿强在你这方面的态度恰与董伟民背道而驰。

  耿强拒绝民营资本进入。他力排众议,将新能源汽车归入到国家投资范畴。

  这就是说,香河市的汽车建设资金,完全来自政府主导的自身投入。

  陆书记关心地问了一句:“耿强同志,你能谈谈资金投入情况吗?”

  耿强严肃道:“陆书记,容省长,各位领导,香河市新能源汽车基地的建设资金,都是我们香河市政府自筹的资金。这里有一部分是财政拨款,一部分是取得银行的贷款支持。还有一部分,是我们城投发行的五年期债券。我们有明确要求,债券发行,只限本地区。持有债券的自然人和机构,必须是具有香河市户籍人员和取得香河相关营业资格的企业。”

  陆书记颔首道:“你们发行债券,没有摊派吧?”

  耿强愣了一下,突然将眼光去看许一山,一字一顿说道:“不瞒各位领导,这是许一山同志给我设计的一个融资方案。一山同志过去在基层工作时,有过这方面的丰富经验。从目前来看,我们发行债券,赢得了香河市民的踊跃支持。我保证,发行债券没有任何强行摊派的意思。”

  陆书记饶有兴致地转过头看了许一山一眼,说道:“你把耿强同志都影响了嘛。”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善意的笑声。

  耿强是坚定的公有制经济的拥趸者。他对民营经济一直不抱好感。在耿强看来,民营资本过于吸血,完全不考虑社会发展的总体不平衡。

  但是,在发行债券这个问题上,他与许一山的意见达成了高度统一。毕竟,债券拥有着,无论拥有量有多大,都无权介入和影响企业的发展与运行。

  香河交通生产制造之城已经露出了曙光,未来,这里必将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突然,容海提了一个问题,香河市发行融资债券,有没有取得相关部门的审批同意?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