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32章 松山战役(3)_抗日之兵王纵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是一道几寸厚的钢门,要想炸开是不可能的。

  “把*****给我!”董李茂给那个背了*****的战士说。

  背上*****,董李茂让别的战士掩护,从壕沟爬上地堡顶部,先往下面的射击孔扔了一枚**,一声爆炸后,才把*****的口,伸进射击口往里喷射火焰,地堡中传出哭爹喊娘的嚎叫声。

  小个子他们在壕沟里,忽然看到门洞打开,从里面冒出火苗的同时,几个着了火的鬼子惨叫着跑出来,四个战士几乎同时开枪,朝门洞射击。

  日军在猛岭坡的最大地堡,就被董李茂的*****给清除掉。

  其余地堡,大部分都遭受了突击队员的**攻击,强大的地堡火力点,逐一的被拔出,山下的主攻地面部队,开始往上冲,很轻松的就扑到了猛岭坡顶,参与到清剿地堡中日军的行列中。

  太阳落山前半小时,便把龙陵城郊东面的猛岭坡攻占。

  而董李茂率领的两个排战士,只有十二人不同程度的负伤,没有一个死亡。

  猛岭坡的这一战,让董李茂在反攻的远征军中,又写下了神奇的一页。

  就因为董李茂的这一次以极少数兵力出奇制胜攻占猛岭坡,才导致后来郑成奎向负责松山攻坚战第二阶段的第八军推荐董李茂的特务连。

  拿下猛岭坡后,远征军基本占据了龙陵城外围的战略主导地位,三个师的兵力,把龙陵围成了孤城,本来完全可以一举攻下龙陵的,可腾冲城两千多名日伪军和芒市一千多名日军沿滇缅公路,扑向龙陵,加上龙陵城中五千多名日伪军,在坦克的掩护下,也开始积极反攻,造成了围困龙陵城的远征军腹背受敌,87师伤亡惨重,差点全军覆灭。

  围攻龙陵的远征军,在日军的大举反攻下,只好撤退到松山脚下固守滇缅公路,不让日军增援松山。至此,远征军攻占的龙陵城外围日军阵地,再次被日军占领。

  到7月13日,第71军又集结了87师、88师、荣誉1师、新28师、新39师五个师的30000兵力,从东、北、南三面向龙陵县城一带的日军据点发起第二次围攻,再度占领了赧场、长岭岗、猛岭坡、广林坡、三关坡等日军阵地,控制了龙陵至芒市、腾冲的公路。但因松山尚未结束,各类军需物资无法通过滇缅公路运抵军中,造成围攻龙陵的部队给养困难,且日军为了尽快打通芒市至龙陵的公路,向龙陵增派了第56师团、第2师团主力15000多人,向远征军发动了疯狂反扑,在敌人炮火的猛烈攻击下,驻守龙陵城外的新39师所剩官兵不到百人,新37师也遭受重创,其死守阵地的117团3营将士全部殉国,不少阵地重新陷落敌手。因将士伤亡惨重,远征军只得于9月10日再度退回到龙陵城北近10公里的赧场一带堵击,第二次进击龙陵宣告失败。

  直到9月中旬,中国远征军围攻松山、腾冲城的战斗也取得了全面胜利,左、右两翼主力部队相继汇聚龙陵。时逢8月22日,蒋介石将宋希濂调离龙陵到重庆受训,原因是蒋介石在重庆已发布龙陵光复的新闻,结果残敌尚未肃清。宋希濂职务由副总司令黄杰将军代理,远征军对围攻龙陵的战略进行了调整,一面进袭龙陵至芒市之间的交通阵地防止敌兵增援,一面集中了10个师的强大兵力,于10月29日向龙陵城区发动了第三次总攻。经过为期5天的激烈战斗,终于在11月3日将据守龙陵的日军大部歼灭,夺回了龙陵这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塞。紧接其后,远征军派出第88师沿途追剿向芒市方向逃窜的残敌,连续攻克团坡、张金坡、南天门、放马桥一线的日军阵地,到了11月11日,龙陵全境才基本肃清日军。

  就在远征军攻打龙陵城第二次失败后,董李茂接到了远征军第8军的命令,要求他率领特务连,赶往松山。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