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6章:以不变应万变_史上第一败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镇之以静,一点也不为丢掉了西夏感到担忧。

  对方的最终目的是乾朝,尤其是长江以南的乾朝。

  他只要带着人守好第一道防线,不让敌人如破他的防守,这一战便是胜利。

  所以,在吐蕃赞普的那些人没来之前,不论是蒙人也好,还是吐蕃人也罢,这战就打不起来。

  突袭西夏,只是为了给大乾一个出其不意的下马威。

  岳飞起初收到消息后也是着实被吓了一跳,甚至一度想发兵去救援。

  后来想着姚奇那里根本没有消息送来,应当是无碍。

  在国事面前,他们可不会什么要面子,活受罪。

  一旦守不住,或是那里需要支援,立马便会发消息出去给双方。

  西北军加临安军,外加一支水军,他们其实是连成一线的,目的都是为了守卫黄河。

  蒙人也好,吐蕃人也罢,休想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过去。

  小股的兵力活血可以偷渡过河,但是大批的军队,绝对没有这样的机会。

  铁木真得知自己的第一炮打响之后,立即将消息传遍三军。

  一时间蒙人士气大涨,跟着这位成吉思汗南行,为了那中原泼天的财富,所有蒙人无不战意高昂。

  而吐蕃赞普等人得知这个消息,信心陡然大增,便是连行军的速度也不自觉的来快。

  生怕去的晚了,这场战争就没他们什么事,最后沦为看客。

  铁木真用事实告诉他们,乾朝,其实也就如此。

  除开临安军,余者,尽皆不堪一击。

  总而言之,铁木真用最小的代价起到的最大的作用。

  不论是自己的蒙国,还是吐蕃赞普的西方大军,士气瞬间高涨。

  嗷嗷叫着朝乾朝边关冲来,欲将这个富庶的中原劫掠一空,然后去取而代之。

  反观乾朝,除了临安军和西北军渴望一战,其余边军尽皆士气低沉。

  临安,消息以最快的速度送达到了王珏的手上。

  是姚奇亲笔书写,心中提起此事只有寥寥几笔。

  并且把铁木真的目的及打算看得清清楚楚,言语之间对其充满了鄙夷。

  并扬言不论西边来多少人,都会让他们尽皆丧生于黄河之畔。

  信上的内容很明显,就是安临安君臣之心。

  西北有他在,绝不会有失。

  除了王珏,和有数的几个大臣相信了姚奇的话。

  其余之人尽皆忧心忡忡,不少已经得到消息,蒙国和西边的那群蛮子联合向乾朝而来。

  西北军加临安军再能战,不过二十余万人。

  如何能抵挡敌军的数十万大军?

  于是,各路大臣纷纷上奏,请求调集其他地方的军队给予支援。

  但是王珏将这些奏折纷纷留中不发,或是飘没。

  岳飞早已有言,其余地区的军队万万不可轻动,燕云和西北有他与姚奇足以。

  其他地区的军队当死守所负责的区域,以防这边蒙国的小股精锐偷袭。

  万一防线被撕开缺口,后果将不堪设想。

  王珏对此深以为然,并且在宫中还和枢密院的一些老将推演过。

  结果也正如岳飞所言,尤其是面对铁木真这么一位狡猾的敌人,任何一个小的错处一旦被抓住,就可能酿成大祸。

  所以临安方面并没有因为西夏那边的十数座城池丢失而有所动作。

  一切,都在王珏和岳飞当初计划的那般,以不变应万变。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