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七十九章 余波_最初进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荷兰等国签署借款条约,试图将战争继续下去。

  这就意味着即便是打赢了甲午中日战争,日本所获得的赔款几乎都要用来抵充外债,同时日本的大量权益还在签署借款条约的时候就已经被割让了出去。

  攻入中国境内的日军在面对中国军队的全面反扑之后,缺少补给的他们只能且战且退,重新缩回到了朝鲜境内。

  根据1902年发布的日本战时补给条令,每一名日本士兵应该拥有520克米,130克小麦,50克鲜肉的补给,同时身上携带的子弹应该不少于20发。

  这也就意味着当时日本驻扎在朝鲜的士兵有一万一千多人,每天都要消耗接近十吨的粮食和肉食的补给。

  一场战斗打下来,子弹和步枪的损耗也是惊人的,动辄几十万发子弹的供给,也不是在朝鲜这边严酷搜刮就能获得的。

  所以,在朝鲜的日本陆军完全就只能咬牙硬撑,苟延残喘。

  日本军部这边出卖了国家权益换来的借款,虽然在国内国际上采购到了大量的物资,却因为北洋舰队的频繁拦截,根本送不到朝鲜去,大部分运输船都沉没在了对马海峡的波涛下。

  与之相反的是,在以谭嗣同为首等人的四处奔走,呼吁,联络下,国内的反日呼声越发高亢,本来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也开始显露头角,陆续成为了政坛新星。

  同时,以乔家为主导出现的财团雏形,也开始对谭嗣同进行全面支持!

  有官方的支持,有财富的注入,还有民间的高亢呼声,哪怕是此时的绿营当中,依然是有人敢作战,并且敢死战的,比如天津的刘总兵,他是第一个站出来响应的。

  双方一拍即合,在连续打了两次胜仗之后,将缺少补给的日军给压制得死死的。

  1894年9月25日,也就是正常历史上的中日甲午大东沟海战的二十天之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大东沟附近与北洋舰队相遇了。

  但与历史上不同的是,日本联合舰队少了足足五艘主力舰-------长崎之变时损失三艘,三余礁海战时候,又损失了比蒐号和严岛号重创。

  此消彼长的是,北洋舰队此时已经将缴获的吉野,松岛号整备完毕,编入了作战序列当中,将之称为镇东号和汉阳号。李宫彰也是知道自身荣辱尽在这一战当中,拨下大量的银两,为北洋舰队进行了足够的补给与维护。

  大东沟海战爆发足足持续了六个小时才分出了胜负,日本联合舰队虽然处于劣势,但是战斗意志十分顽强,死战不退。

  邓世昌率领致远号一马当先,击沉敌舰高千穗号,重创敌舰赤城,西京丸号顺利打破僵局,但是致远号也是被重创,邓世昌重伤昏迷不醒。

  是役,日本联合舰队只余下了扶桑,浪速,桥立三艘军舰,其余的六艘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