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五十四章 体系_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主要国家没谁看得上。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基于R—27导弹开发的R—27K反舰弹道导弹并没有在苏联军队序列中装备,而是在1973年被整体取消,惨遭下马。

  如此情况下,就让人很怀疑这种技术路线的可行性,毕竟作为当时的世界两强之一,实打实的超级大国,耗费十多年的功夫,最终都没有装备,而是选择下马,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

  基于以上几点,尽管当时的德连齐科拿着R—27K反舰弹道导弹资料,说的是天花乱坠,国内相关部门却觉得这是德连齐科想立足国内的伎俩罢了。

  介于德连齐科本身极高的技术背景,国内相关部门还是给他安排了工作,但也谈不上有多重用,只是在某研究所担任学术顾问而已。

  直到那场大事件后,受到触动的总部以及各研究部门面对两难境地之下,这才猛然发现,德连齐科所提供的技术路线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随即便将德连齐科请过来,又做了一番更加深入的了解后,总部这才下定决心,准备将反舰弹道导弹作为“杀手锏”计划的核心,予以重点发展。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这种用来实施战略威慑的反介入作战体系在符合总部的战略预想的同时,能够将预算控制在国家财政承受的范围之内。

  毕竟总部的规划预算不过180亿人民币,最多不超过260亿,这个数如果用来造航空母舰的话,估计连一个齐装满员的航母战斗群都凑不齐,与之相比,如果能用同样的钱,让域外某大国的舰队止步于2000公里之外,那绝对是超级划算的买卖!

  当然,想要把这笔买卖做成,总部这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毕竟反舰弹道导弹不是单一的一款武器,而是围绕导弹的一整套包括侦察,锁定,引导,攻击,毁伤评估等等要素的作战体系。

  换句话说,单纯的反舰弹道导弹只是整个体系中的一个节点,想要完成整个作战过程,必须有其他配套设备支持,不然反舰弹道导弹就如同子弹失去了枪,跟堆废铁没啥区别。

  正因为如此,前苏联在研制R—27K反舰弹道导弹的同时,在太空上布置了“海洋”系列海洋侦察监视卫星,用于跟踪监视大型水面舰艇;配合“宇宙”系列通信卫星,构建起天基侦察、通讯保障体系。

  高空上,利用“神秘—U”和图—95RT侦察机,巡航重点区域,从而实现战区的目标指示与引导架构。

  与此同时,水面舰艇和水下潜艇会利用舰载直升机,雷达,声呐等手段,不断确定敌方的位置,并利用数据链实时传到R—27K反舰弹道导弹导引头上,从而确保精确命中目标。

  毫不夸张的说,一次R—27K反舰弹道导弹攻击几乎要调动苏联红海军大半的精华才能实现。

  而这些苏联在70年代就构建起来的作战体系,国内却跟白纸一样,完全是零。

  别说专用的海洋监视卫星了,就连常规的海上巡逻机国内都少得可怜。

  所以,想要实现反舰弹道导弹的作战构想,国内必须从头开始打造一套属于自己的作战体系出来。

  从太空到水下,从火箭发动机到超高音速弹头,涉及面之广,难度之大可谓前所未有,若非如此,总部首长也不可能把庄建业叫过来亲自布置任务,因为只有腾飞集团能够提供最为全面的技术支持和产品配套。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