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斩草既除根_锦衣卫之高武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些心思紧密之人,看到那残留在缝隙中的血丝。

  “于大人,这是出大事了。”吏部尚书王直凑到了于谦身旁。

  “嗯。”于谦沉重的点了点头,并未答话。

  只希望没自己想的那么糟。

  听到三通鼓响,于谦这才由左掖门进入,文官都顺着从左掖门而入。

  而所有武官,皆从右掖门通过午门。

  听到鸿胪寺“唱班”,百官进入御道,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

  看着坐在“金台”之上的景泰帝,文武百官行一拜之礼,头部低至肚脐,而后挺身站立。

  “可有本奏?”鸿胪寺唱班声高气足,洪亮如钟,一一传递,直至午门外班末之位。

  本应热闹的朝会却异常安静,大班(排在最前品级高的官员。)的官员都感到一些不太对劲。

  而后的末班们,看到大班没有动静,也是悄声无息的站在位置上纹丝不动。

  “既然你们无事,那朕说件事。”来了。

  “宣。”

  “今日卯时,提督石亨,携张革皮、王骥、徐有贞等人意图谋反,被锦衣卫指挥同知带众剿灭于奉天门外。”

  其密谋早先被锦衣卫指挥使卢忠识破,卢忠遭其迫害,后被指挥同知刘启隆察觉。

  后面的话,于谦已经听不到了。他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只是不知是否牵扯南宫。

  骚乱中,太上皇朱祁镇被弩箭射中,当场毙命。

  朝会即可骚乱四起,朱祁镇死了,这算什么,赶尽杀绝吗?

  于谦却心神一震,虽说太上皇死了,让人觉得圣上的手段有些狠辣,却也从根源上铲除了霍乱在起的可能。

  这绝不可能是圣上的手笔,难怪此前多次见到刘启隆进出乾清宫,此事多半与其有关。

  于谦在脑海中瞬间对此事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肃静。”

  接下来就是一阵抄家灭族之祸,直到宣到太上皇朱祁镇,才略有不同。

  “着礼部办理太上皇后续事宜,按皇帝葬,昭告天下,起17字溢号后交由圣上定夺。”

  于谦这时还在思虑,是否应该拿出写好的奏章,太上皇刚亡,并且很明显是圣上的意思,这时提出立其遗孤为太子是否不妥。

  直言不逊的性格让于谦不吐不快,当唱班宣完旨后,还是站了出来。

  “臣有本奏。”

  “准。”

  顺着偏道立于御前,于谦打开了自己袖中奏章,气沉丹田,洪亮的声音响彻午门内外。

  听到于谦的声音,吏部尚书王直就知道要遭,当听到于谦真的是念出了奏请立朱见深为太子的褶子,王直已经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个于大人,怎么就这么固执呢。等于谦念完奏本退回班位,所有人都看向了“金台”上的朱祁钰。

  “此事容后再议。”朱祁钰的语气依旧平静,无悲无喜。

  于谦还想站出来反驳,却被王直一把拉了回来。“于大人。”

  看着众臣的表情,结合王直的举动,于谦也知事不可为,只得无奈作罢。

  “赏。”

  “锦衣卫指挥同知,刘启隆,剿灭逆贼,忠心耿耿。今册封为锦衣卫督指挥使,从一品。全权统领锦衣卫所有事宜,兼京都卫府都督,掌南、北镇抚司。”

  “赏:

  蟒袍一件,锦绣山河刀,白银千两,良田百亩,府邸一处,以示嘉奖。”

  喜欢锦衣卫之高武大明请大家收藏:锦衣卫之高武大明更新速度最快。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